錦芳工藝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制作工藝品。(圖片來源:梅州日報,王雅攝)
隨著西方傳統節日圣誕節的來臨,許多“Made in China”的圣誕物件已經成為諸多歐美國家的“標配”,其中,產自梅縣區畬江鎮的編織工藝品也是圣誕節的必備裝飾品之一。
工藝編織是畬江鎮特色產業,至今已有40年歷史。據介紹,上世紀70年代,梅縣松口的工藝廠將手工編織的技藝帶到畬江鎮,從此編織工藝在畬江落地生根。經過數十年的發展,畬江鎮的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會編織工藝,大山里的竹子、藤蔓等經過村民靈巧的雙手編成了竹籃、竹簍、竹筐,甚至編成一些精美的工藝品。
圣誕麋鹿、雪人、各式禮物盒……這些充滿濃濃圣誕氣氛的物品,早在幾個月前就出現在了梅州市錦芳工藝有限公司內。除了圣誕裝飾品,還有針對西方復活節、感恩節、萬圣節、情人節等不同節日的禮物堆砌在展廳內,旁邊的工作室內,工人們正在手工編織各式工藝品!霸缭9月前,我們已經把大部分產品發走!痹摴究偨浝韯细嬖V記者,到歐美的船得走個把月,隨后歐美就會迎來圣誕節日禮品的銷售旺季。這樣的流程,劉國南已經再熟悉不過,因為公司已經有20余年生產節日禮品的經驗。他說,公司以前主要生產簡單工藝品,近年來,隨著產品設計的創新,產品種類也越來越多。每年他們設計的樣本超過5000種,現在獲得國家產品技術專利200余項,實現了從生產純手工編織的籃、籮等傳統實用工藝品到集電動、電聲、光源于一體的各式造型的裝飾工藝品的轉變。去年,該公司產值達到約6000萬元。
錦芳工藝公司只是畬江鎮許多工藝編織企業的其中一家。2005年,畬江鎮被評為廣東省工藝編織專業鎮,該鎮現有工藝企業37家,其中26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,家庭作坊式加工經營戶2000多戶,目前該鎮主要以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形式做強做大工藝編織業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該鎮工藝編織產品從單一竹編逐漸發展成竹編、木編、藤編、鐵編及絲編等集聲、光、電于一體的5大類共計8萬多個樣式的工藝品,遠銷歐美、日本、東南亞等國。今年1至9月,該鎮工藝業的產值就達2.41億元。
“工藝產業不僅為我鎮和周邊鄉鎮解決約3萬多人的就業問題,從事工藝編織業的收入也成為農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,同時有效帶動了周邊工藝企業落戶畬江發展!碑尳傉嚓P負責人介紹,2002年成功組建梅縣工藝品行業協會,通過加強技術、人才、信息、項目的交流與合作,促進工藝行業做強做大,形成集聚式發展,同時也有效帶動了該鎮物流、麻繩、鐵線、燈具、紙箱、化工等相關行業的發展。今后該鎮將著重引導工藝企業轉型升級,加強技術改造,同時引導企業轉變偏重線下銷售的營銷模式,不斷拓寬銷售渠道,增加產品銷售量。